我是被這句台詞吸引來的,劇中胡軍的這句話,鏗鏘有力,擲地有聲。
不管敵人有多麽強大,麻豆一区二区三区一定要和他們幹到底,隻要活著就有希望,勝利一定是屬於麻豆一区二区三区的!
不久前,央八播出的《生萬物》給了大夥兒一個驚喜。
林永健、秦海璐、倪大紅,三位老戲骨同台飆戲,為觀眾塑造了一部經典年代劇,讓人看到了那個時代跟如今的不同,深切感受到了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如今,央八再次丟出了“王炸”,一部匯集眾多實力派戲骨的抗戰劇登上了熒幕。
這部劇的名字叫做《歸隊》,本以為又是什麽低成本爛製作的作品呢,誰曾想一看演員陣容,徹底坐不住了。
胡軍、李乃文、宋家騰、袁姍姍等諸多實力派演員領銜主演,蔣欣也在其中,演員陣容非常強悍。
劇本也很紮實,該劇講述的主要是十四年艱辛抗戰期間,一支東北抗聯小隊曆經慘烈戰績、艱難險阻,在東北戰場英勇奮鬥的故事。
從小的方麵來說,這種故事層麵更能體現我國抗戰的艱辛和不易,代入小人物的視覺,讓觀眾身臨其境,體會那個年代的殘酷。
如今,這部劇在網絡平台上僅僅播出了4集,就拿下了9.3的高分。
甚至還一度衝上了革命劇榜單的第一名。
一口氣看完四集後,我隻想說:這才是老百姓愛看的好劇!
01:開具入戲,大雪封山,戰士們食不果腹
故事一開始,就是漫天的大雪,從場景中來看,貌似是在一片山林中。
四處除了洛雪聲之外,再無其他聲音,白皚皚的山路上,一位衣著破爛,頭戴氈帽的戰士正在艱難的前進著。
就在他剛剛站穩腳步,準備休息的時候,前方突然傳來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
聽到這個聲音,戰士連忙躲了起來,隻見一群穿著士兵服裝,騎著高頭大馬的日軍由遠及近,很快便沒了蹤影。
等到敵人完全消失後,戰士才從一旁的大樹後麵走了出來。
就在戰士準備繼續前行的時候,突然發現雪地上有幾坨馬糞,看到此景,戰士立馬趴在了地上,拿起馬糞一個個掰開,希望在其中發現一些沒能來得及消化的食物。
果不其然,戰士在扒開了好幾坨馬糞後,終於發現了兩顆亮晶晶的玉米粒。
他連忙拿起一旁的雪,將兩顆玉米粒清洗幹淨,而後毫不猶豫的放入了嘴裏,明明隻是兩顆玉米,可他卻咀嚼了半天。
看到此景,忍不住讓人痛心了起來。
這位戰士雖然什麽話也沒說,一句台詞也沒有,但從故事開始到現在,他向觀眾傳遞了那個年代的真實情況。
食不果腹、抗戰的艱辛,沒有一句台詞,卻讓人身臨其境。
僅僅這段畫麵,就成功抓住了我的眼球。
看完後我隻想說,這部劇才是正兒八經的良心作品,以下幾個方麵,足以證明該作品是多麽的良心!
02:服道化、場景真實
首先從大雪的場景來看,這些場景可都是正兒八經的真實場景。
其次,胡軍飾演的戰士在揉搓馬糞的時候,觀眾也能明顯看出來,這就是“真馬糞。”
或許有人覺得跟“糞”字占了邊兒,就會很髒,其實不然,這些牲口整天吃的都是草料,所以拉出來的也都是草料,跟肉食動物不同,裏麵也許會夾雜著一些未消化的草料和食物。
其次,胡軍在用雪清洗玉米粒的時候,也非常真實,無論是雪還是馬糞,劇組劇本都做到了還原,演員也很敬業,突出了那個時候食物的來之不易。
其次,當這支東北小隊的戰士露臉後,觀眾也能明顯感覺出何為“真實。”
由於長期待在山林中,戰士們根本沒有洗漱、修剪頭發的機會,所以個個都跟“長毛賊”一樣,臉蛋也是烏漆嘛黑的,看上去很髒。
就連袁姍姍的妝造,也都讓人倍感欽佩。
說實話,當我第一眼看到他的時候,險些沒有認出來,就這蓬頭垢麵的樣子,比《生萬物》裏的楊冪還要真實。
其次,還有場景中出現的“貼餅子”,跟現在的貼餅子完全不同。
那個時候的麵都比較黑,所以用黑麵做出來的饅頭、餅子也都發黑,這一點細節處理的同樣也很到位。
最後,咱們再來看看這些士兵身上的服裝。
個個都是破棉襖,要麽打著補丁,要麽就是破洞,其次還很髒,這一切都體現了戰士們當時所處環境的艱辛和不易。
說實話,就這幾處細節,足以證明該作品有多麽的良心。
先不說演技,單憑這服道化設計,就足以證明該作品不會差!
更何況領銜主演的還是胡軍,他的形象,絕對符合軍人的氣質!
所以,我想說,這種良心製作的抗戰劇,才是老百姓最愛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