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熱播的電視劇《生萬物》終於迎來了大結局。
對於此劇,我的觀劇體驗有些複雜,前後比較割裂。
開頭猛誇,中間想罵,結局又被感動哭了。
結尾時,楊冪親自上陣,扮演滿麵皺紋體態佝僂的老年寧繡繡,透過窗欞看到自己已逝的親人,那一幕幕太有感染力,看了兩遍,每次眼淚都止不住地流。
01 開篇精彩,結尾爆哭,中間拉垮
開篇前7集,從繡繡被馬子綁架、寧學祥不賣地贖人、讓蘇蘇替嫁,直到繡繡逃出,心如死灰嫁去封家,再到繡繡媽去世辦葬禮,在強戲劇衝突下敘述一氣嗬成,劇情是精彩的,好看的,體現出了精品劇的質感。
但到中間段落,撐起前幾場戲的戲劇衝突隨著繡繡來到封家,而自動退居後台,農家人其實日常生活裏平平淡淡,少有大事發生,為了充實劇情,繡繡與封大腳這一對CP,先婚後愛,隨後被編劇加入了許多塑造完美人設的劇情。
馬子要屠村,他們衝在第一線,繡繡安排別的老幼婦孺躲起來,她不躲,懷著孕的身子,跑到第一線幹體力活,開門後衝出去救人,挺身而出,以自己性命相要挾,讓馬子放其他人。
我這裏真的不太明白,為啥繡繡能如此自信能拿自己的命要挾到殺人不眨眼的馬子呢?
最後安排封大腳突然冒出來,勇敢救妻,展現他的高光時刻。
繡繡一個本來不懂地的地主家千金,不顧老人反對,帶領大家種植丹參,賺到錢,日子好過了一些。
對於鄰居鐵頭家的白眼狼行為,繡繡夫婦以德報怨,各種幫扶。銀子要嫁寧學祥那會,繡繡還沒問人家銀子的意見便準備了包裹,直接讓鐵頭跟銀子私奔。十幾畝地怎麽辦?不用管了,麻豆一区二区三区幫你種,糧食幫你收了打了進糧倉。家裏還有老母親?那也不用擔心,麻豆一区二区三区管麻豆一区二区三区給養老。
劇情充斥了繡繡與封大腳的各種聖母行為,村裏大事小事,哪裏都有這兩位賢伉儷的影子。
減租減息、開倉放糧,逼寧學祥交出糧食給災民,寧學祥不肯,讓寧可金把糧偷偷運走時,封大腳作為人家的女婿,偏偏搶在第一線,帶領村民災民攔住去路,開啟搶糧模式。
日本兵強占村裏的糧食,也是繡繡與封大腳想出對策,帶領大夥一致對外抵抗日本鬼子。
繡繡與封大腳被編劇原創了許多原著中並沒有的高光時刻,人物形象塑造得過於完美,有點超出了一對普通農村夫婦的真實境況。
到了大結局,年邁的繡繡走進了已經被改成民俗博物館的寧家大院,踏進她少女時期的閨房,透過窗戶看到爹媽,寧學祥與寧郭氏走過,妹妹蘇蘇蹦蹦跳跳地走過,大腳爹媽牽著小獨角走過。
每個人都笑著,都是熟悉的模樣,與繡繡說上幾句話,然後走遠。
最後大腳出現,依然是年輕時候的模樣,過來牽過繡繡的手,一起奔向了他們的土地,繡繡佝僂的脊背漸漸挺直了,她也變成了年輕時候的模樣。
最後這一幕,其實是繡繡臨終時看到的景象。
拍得太好了,特別富有感染力,讓人爆哭。
02 寧學祥臨終捐地,死得安詳,封二心願得償,臨死看到地契,封大腳下線突兀
首先兩位爹都得到了善終。
封二是病故,但對他的死亡處理得相當溫柔。
他得了風寒還未休養好,就下地做覓漢子,導致病情加重。
不過他終於得償所願,一輩子心心念念攢錢買好地,臨終前終於看到了地契,含笑而終。
寧學祥死前,也早已在共同對抗日本人的過程中,與繡繡完成了和解。
最終寧學祥想通了,變了性子,不再摳搜地視地如命,主動向新政府獻出600多畝地。
他終於把那15畝好地給了繡繡做陪嫁(可惜封二看不到了),給銀子可玉母子留了15畝,給寧可金父子留了30畝,其餘的土地全部獻了出去。
繡繡對寧學祥隱瞞了蘇蘇之死,隻告訴他,蘇蘇與郭龜腰走腳去了。
寧學祥臨終前,繡繡、大腳與寧可金都在他身邊,且不知蘇蘇悲劇,他死得很安詳。
原著中寧學祥是在鬥地主時被封膩味等人活活砸死的,沒有捐地,沒能善終。
封二是因為自家牛得了牛瘟,著急上火生病而死,臨終前是遺憾的愧疚的,本想為子孫置上幾十畝地、幾頭家畜,結果辛辛苦苦一輩子,攢錢買到一頭牛,結果牛也死了,也沒能買上一畝地。
編劇改了結局,劇版對這兩位爹之死都處理得相當溫柔。
但突然把封大腳給寫死了,有點莫名其妙,而且沒有具體的劇情演繹,硬用台詞把他寫死了。
原著中封大腳是活得最久的,繡繡也死在他前麵。
估計把大腳寫死,是為了在結尾處呈現繡繡臨終前大腳來接她的畫麵。
03 費左氏毒殺蘇蘇與郭龜腰,繡繡長壽,銀子得以善終
關於四位主要女性角色,劇版美化了繡繡與銀子的結局,而保留了蘇蘇與費左氏的悲劇。
原著中費文典沒死,費左氏也沒有瘋,費文典與蘇蘇離了婚,在外地工作,娶了自己的同事。
蘇蘇被郭龜腰引誘,生下了一個女兒,本來費左氏已經接受了這個事實,打算與蘇蘇一起把這個孩子撫養長大,生活也有個寄托。
但可惡的郭龜腰強-奸了費左氏,費左氏這才發狠,用三碗小米粥與郭龜腰、蘇蘇同歸於盡。
劇版對一些細節加以改編後,保留了費左氏與蘇蘇的悲劇。
費文典在抗日戰爭中犧牲,費左氏得知費文典死訊後,人變得魔怔了,把蘇蘇趕出了費家。
費左氏時而清醒時而糊塗,蘇蘇本已離開費家,但見嫂子可憐,蘇蘇有情有義,這才回來照顧費左氏。
蘇蘇與郭龜腰兩情相悅,郭龜腰向寧家提了親,兩人就要開啟幸福新生活了,卻被費左氏發現蘇蘇懷孕了,無法接受,在蘇蘇生產完之後,費左氏毒死了郭龜腰和蘇蘇,自己也服毒自盡。
原著中繡繡得了老年癡呆,臨死前還在一遍遍地向大腳說著自己是清白的 ,但相比於其他女性角色的結局總算是善終。
劇中繡繡是活得最長的,這一生過得很圓滿,也沒得老年癡呆。
原著中銀子在寧學祥死後被趕出了寧家大院,娘家人嫌棄她是地主老婆不肯收留她,她帶著兒子住在地窖裏。
後來寧可金進村複仇,殺了很多人,而封膩味要報複,派民兵抓走銀子,村民泄憤,銀子最後死得很慘。
劇中銀子的結局被改寫了,在寧學祥死後,她獨自帶著兒子,家裏有地,寧家大院雖被征用,但也留了房子給她娘倆住,人還年輕才三十幾歲,繡繡祝福她以後活成她自己,活成費銀子。
04 寫在最後
原著小說《繾綣與決絕》涉及了許多人性陰暗麵與殘酷暴行,劇版《生萬物》做了大幅度的美化,去除了原著中許多不忍猝讀的情節,但過度的美化也由此削弱了作品的思想深度以及對階級剝削的批判力度。
經曆一樁意外導致的婚嫁鬧劇後,男女主開始了新婚後愛的偶像劇模式,上演嬌妻文學,兩人攜手把日子過出花來,處處以德報怨,成了多次拯救村民的聖母CP。
寧學祥娶了能當他女兒的銀子後,銀子對他手拿把掐,摳搜大地主突然轉換為寵妻模式,還在家門口把自己扮成了小狗讓銀子牽,寧學祥人設崩塌得很徹底。
這老夫少妻走的也是偶像劇裏的套路模式,其行為偏離了人物本身的性格設定。
封二辛苦攢一輩子錢到死都沒買到一畝地,變成了臨終看到了三畝好地的地契。
大地主階級寧學祥使盡手段不肯減租減息,更不肯放出土地,改編後,主動向民主政府獻地。
佃戶辛辛苦苦,一年到頭還吃不飽飯,受地主階級壓迫深重,變成了繡繡帶領大家種丹參,能賺到錢補貼家用,勤勞能幹的還能置下幾畝地。
劇中縮短了時間線,精簡了劇情,砍掉了其他支線,把寧繡繡作為女主(原著繡繡算不得女主,隻是群像中的一位,下線也早),聚焦寧、封、費三家的故事,令故事更加緊湊。
為豐富寧繡繡家的故事,編劇添加了一係列原創劇情,不少地方脫離實際,人物行為偏離性格設定,差點變成劇情懸浮的“農偶劇”。
但這部劇絕不是爛劇,口碑中等偏上,爭議較大,有著不少精彩劇情,演員演技精湛,人物鮮活生動,令人印象深刻,畫麵質感與服化道展現出了精品年代劇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