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Z5.com/func.php on line 127

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cachefile_yuan/wnzkyy.com/cache/bc/07fdd/8c154.html):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Z5.com/func.php on line 115
既然娃哈哈沒因醜聞下架,就讓那些藝人重新上架吧_資訊-電影網迅雷下載
  • 資訊既然娃哈哈沒因醜聞下架,就讓那些藝人重新上架吧
    首頁資訊既然娃哈哈沒因醜聞下架,就讓那些藝人重新上架吧

    既然娃哈哈沒因醜聞下架,就讓那些藝人重新上架吧

    由於國產高質量電影銳減,觀眾就用腳投票,不進電影院。除了春節檔的哪吒,今年國內電影市場多個重要檔期票房不及去年,2025年4月的票房比13年前的2012年還低。


    電影市場不好的原因很多,如經濟大環境不好,短視頻的替代等等。但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國產電影質量不好。電影質量不好,但全國那麽多電影院還得經營下去,還得有人進電影院。救院線的辦法,我之前一篇文章也寫過,就是更加開放電影市場。

    政策也是這麽做的,今年暑期,國產電影保護月全麵解禁。2004年,張藝謀《十麵埋伏》上映,有口頭通知,希望全國各院線支持國產影片。此後,每年6月10日至7月10日暑期檔,均不引進好萊塢大片,隻能等到9月份。

    今年,延續21年的國產暑期檔保護月,全麵解禁,6月份至7月份,好萊塢重磅大片,幾乎全部同步引進了,直接占據了票房前三。

    與此同時,國產片也遭遇了七年來最慘烈的滑鐵盧。三部備受期待的大片《醬園弄•懸案》、《惡意》和《無名之輩3》,全線潰敗。

    如果今年暑期國產電影保護月沒有解禁,院線的數據,會更加難看,不少電影院會撐不下去。院線生意不好,還會影響商場、購物中心的購物、餐飲、娛樂。所以,在國產電影最低穀的時候,放開國產電影保護月,不僅是救院線,也是救商場,救消費。

    當然,除了取消國產保護電影月,還可以更大程度的引進外國電影。但根本上,還得提振中國電影行業自身。


    很多觀眾說,我花幾十元去影院看電影,有一半以上的原因是在大屏幕上看特效、看視覺效果。如果隻看故事情節,沒必要一定去影院,可以等平台上線再看。比如這個暑假的《F1狂飆飛車》《侏羅紀世界4》《超人》都是高特效、大場景電影。特效好,就要大投資,說到底,好電影要投資大。

    然而,現在資本不投資電影了。2025年上國產電影市場,3年前的開機項目占比高達50%,是2019年以來占比最高的一年。1年前開機項目占比21%,1年內開機項目趨近於0%。1年內開機項目占比,嚴重下滑。這意味著,現在沒人投資電影了。既然都沒人投資了,自然談不上大投資了。一些故事片,觀眾就會等在視頻平台上映。

    電影本身就是一個高風險的行業,現在,更增加了很多額外不可控的因素。明星的個人問題,輕微違法問題,都會導致一部電影麵臨極大的風險。而且,這些風險,幾乎都是不可控的。一個演員,上高中時候的事,都會導致整部電影或電視劇受到影響。這種風險,對投資方來說,是完全不可控的。當一個行業風險很高、不可控,利潤又無法同步上升,這個行業的投資就會減少,行業產出質量就會下架,整個行業就會下行。

    實際上這已經成為行業非常重要的一個風險,妨礙行業投資。很多明星,僅僅因為談戀愛的一些問題,就完全從娛樂圈銷聲匿跡了。

    現在是大家都普遍認識到需要珍惜企業。某種程度上,是因為企業都是“實體”的,有那麽多資產。比如娃哈哈,那麽多廠房、那麽多生產線、那麽多員工、那麽多經銷商。所以,那怕宗慶後得形象是包括宗馥莉在內得娃哈哈全體共同打造的,但真相曝出,沒人說要下架娃哈哈。


    中國刑法第201條規定的逃稅罪有個除罪的但書條款,即“有第一款行為,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後,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

    之所以不追求刑事責任,也是為了避免企業主被刑罰後,企業經營難以維持,企業倒閉。不僅影響本企業的就業,也影響上下遊合作企業。這種規定背後的思想,就是一家企業,不是那麽容易的,不是死掉一家,馬上就會出現第二家。

    但對於文娛行業,認知是不同的,很多人覺得,一個明星塌房了,立馬會有人替代他。所以一個明星陷入偷稅漏稅醜聞,就會成為失德藝人,就會被停掉。

    但是,文娛行業的明顯,和實體企業,其實是一樣的。

    一個明星,一頭連著觀眾、票房號召力、宣傳效率等市場因素。另一頭,明星連著資本、編劇,這些製作方。明星的知名度,意味著票房,可以減少資本的風險,促進更大的投資。反過來,明星意味著影片的質量,可以號召更多觀眾進影院。所謂企業,本質就是減小交易成本,降低風險。

    所以,明星不僅僅是一個具體的人,本質上是一個抽象的、非常重要的一個市場環節,一個實質上的企業。它能降低天然具有高風險的電影投資的風險。正因為明星的這個特征,明星才能獲得這麽高的市場報酬——市場中每一分錢,都是購買方不願付出,但卻不得不付出的。

    明星不僅是一個具體的人,更意味著很多無形的東西。一個市場中,那些無形的東西非常重要。現在喜歡說市場的煙火氣。煙火氣除了形容餐飲市場,指那些凡人俗事的熱鬧外,其實,還指聚集需求,聚集人氣。


    很多人對市場的看法是靜態的,形而上的,簡單的說,就是一個明星倒了,馬上就有另一個頂上。就像疫情期間,覺得KTV倒閉一家,疫情結束了就會再開一家。但事實不是這樣的,倒閉那家的裝修,另一家不能用,這部分資產就浪費了。至於人氣、消費習慣,都得從新培養。這些無形的東西非常重要。

    這些無形的東西,要聚集起來,很不容易。一個一線明星,消除市場風險的能力,就比一個三線明星強;一個20年的一線明星,就比一個才上位的一線明星強。所以,失去一個明星,行業就失去一份活力,失去一份確定性,風險就增加一些,投資就少一些。反之,重新上架,行業就多一份活力。

    現在娃哈哈陷入醜聞之中,沒人說要關掉娃哈哈。其實,常用的那一套說法完全也可以用在這裏:“小孩子看到娃哈哈,就會覺得可以欺騙公眾,就會覺得有了錢就可以不遵守道德;看到娃哈哈,會讓小孩子都想做老板,不努力讀書。”

    相比之下,很多影視明星的錯誤,都在於私德,僅僅是掩飾,而不是主動塑造,欺騙公眾。而宗慶後的形象,是包括宗馥莉在內娃哈哈人共同構造的。而且,宗慶後和宗馥莉的知名度,是全民性的,甚至高於一般明星。

    李雲迪的並沒欺騙公眾,隻是個人私德。曾軼可是在‌機場安檢發生衝突,霍尊是談戀愛分手,吳秀波是出軌,李雲迪是嫖娼,這些事情的惡劣程度,有主動虛構形象,欺騙公眾嚴重嗎?那麽,既然娃哈哈沒有下架,李雲迪可不可以重新上架呢?在這個問題上,不能雙標。影視行業,也很重要。


    從更深層次的規律性來說,影視行業,本身就是集人性弱點之大成。群眾人性有弱點,才有追星。有了追星,才有明星的高收入。市場反而是理性的——明星賺的每一分錢,代言企業、影視出品方,都是不願意多給一分的,但群眾人性的弱點,抬高了明星的價值。到了明星本人,有錢,有人喜歡,有各種條件,麵對誘惑,是很難抵擋的。這一點,全球的影視圈都是如此。

    教育真正任務,是告訴青少年,真實的世界,告訴他們這個世界是不完美的。如果要給影視行業,附上教育青少年的責任,要求影視行業,承擔更高的道德義務。那麽,就會因為違背行業規律,付出代價,這個代價就是行業本身。

    實際上,任何一個行業,任何一個企業,任何一個企業家,都承擔不了教育青少年的道德形象責任。娃哈哈承擔不了,雷軍、周鴻禕、董明珠這些高知名度的企業家,都承擔不起。


    劉 遠 舉


    央視網、第一財經、光明日報、騰訊大家、南方周末、新京報、南方都市報、FT中文網、澎湃等特約作家,多家智庫研究員。

    關注時政、財經、科技話題,以深度、專業、理性的態度,去掘現象背後的事實。


    本文由網絡整理 ©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
    “口碑10年最佳”暑期檔,票房隻有2023年一半,沒人看電影了?
    下一篇
    Gearbox CEO談放手《無主》電影製作:我不是電影人

    評論

    共 0 條評論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