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和露露的一次接觸,年近60歲的寧學祥動了續弦的心思。
他瞧上的不是同齡寡婦,而是費大肚子家,剛滿十八歲的長女銀子。
01 一百斤糧食為聘禮
原著裏,寧學祥一次性給了費大肚子100斤的糧食,相當於買斷了銀子這個人。
得知東家看上了閨女銀子,費大肚子別提有多高興了,他沒有一絲猶豫,更沒有詢問過閨女的意願,當即點頭同意了。
寧學祥是天牛廟村最大的財主,手裏有700多畝地,一人得到雞犬升天,攀上寧家,往後再也不用餓到吃土,還可以在村子裏橫著走。
所有人都覺得費大肚子這個父親窩囊、沒人性,生而不養,跟孩子搶吃食也就算了,竟然為了填飽肚子,將女兒送入火坑。
要知道,寧學祥跟費大肚子的年紀相差無幾,有違倫理道德,而銀子又和同村的鐵頭要好,鐵頭早已承諾秋收時就來上門提親。
這些年,鐵頭沒少偷拿家裏玉米糝接濟他家,吃人嘴軟,拿人手短,費大肚子太不仁義。
事實上,真正把銀子推入火坑的,不是費大肚子這個親生父親,而是一向孱弱多病、動不動就哭天抹淚、尋死覓活的銀子娘。
銀子嫁與寧學祥,看似是費大肚子做的主,實際上,銀子娘才是背後出謀劃策、拿主意的人。縱觀這樁婚事,受益最大的也是銀子娘。
02 銀子娘才是全劇最偽善的人
費大肚子是封建式大家長,他直接勒令銀子嫁人,不給任何商量的餘地。銀子是個有氣性、有想法的女子,費大肚子這一套,在她這裏並不受用。
真正讓銀子心甘情願給寧學祥續弦的是銀子娘。
銀子娘常年臥病在床,連飯也不做,成日躺在床上,喊著疼,喊著累,尋死覓活。
她上吊自盡,嘴上說著不想連累銀子,其實不就是在表演嗎?她若是不想活了,完全可以趁著人不在的時候了斷。
果然是親娘最了解女兒,銀子娘知道女兒心軟,為了給她治病,一定會妥協。
事情也確實如此,最終銀子哭著上了花轎。
“我用我自己換全家人的命,我認!”
全家趴在銀子身上吸血,這也就算了,銀子娘還是一個“扶弟魔”,銀子二舅聽聞銀子成了財主的老婆,地也不種莊稼了,直接帶著一家三口住進了費大肚子家。
“你二舅逃難來咱家,一下子多了三張嘴,你娘舍不得往外攆,他賴著不走,你舅你娘說了,你現在躺在糧食囤子上,翻身掉下點渣,就夠麻豆一区二区三区吃的了。”
家裏缺糧,銀子娘從不出麵,每回都讓費大肚子做壞人,上門要糧食,而她則躲在背後,裝好人,裝體諒女兒不容易的好母親。
他們從不過問,銀子在寧家過得好不好,寧學祥待她如何。
糧倉的鑰匙,被寧學祥死死地攥在手裏,銀子的生活看著光鮮,實則還不如寧家的一個傭人。銀子白天要像傭人一樣幹家裏的粗活,晚上還要伺候寧學祥,身心俱疲。
原著裏,銀子娘還傳授銀子“禦夫之術”。
第一,每同房一次,就跟寧學祥要10斤地瓜幹,倘若寧學祥不答應,就堅決不讓他碰。
第二,多生孩子,多分家產。
要來的10斤地瓜幹、分來的家產,自然全都進了娘家的口袋。
諷刺的是,後來土改運動,寧學祥被打倒,銀子帶著兒子寧可玉逃回娘家,爹娘和弟弟妹妹們擔心被連累,將她拒之門外。
最終,銀子被活活折磨死了,一卷草席,被扔到了亂葬崗,娘家無一人來給她收屍。
銀子生下的寧可玉,曾為費家換來了600斤的糧食,銀子沒了,他們也不認外孫寧可玉,翻臉比翻書還要快。如果不是寧繡繡收留,寧可玉也活不成。
可悲的是,銀子至死也沒能識破母親的真實麵目。她拿自己的愛情、青春和身體換來家人安逸的生活,到頭來,娘家人並不感恩,反倒認為是理所當然,讓人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