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浪山小妖怪》你最喜歡哪個角色
《浪浪山》主創:四個小妖怪無原型
8月2日
電影《浪浪山小妖怪》登陸全國院線
豆瓣評分8.6、累計票房突破6億元
刷新中國影史國產二維動畫電影
票房紀錄!
小妖怪們的故事,在這個夏天
擊中無數觀眾的內心
有細心的觀眾發現
影片的片尾
致謝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新媒體藝術與設計學院
8月12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發文——
《浪浪山小妖怪》導演、編劇於水
是學校老師
還有7名學院畢業生參與核心主創
兩年半前
國產動畫短片集《中國奇譚》
火爆全網
首集《小妖怪的夏天》中
在浪浪山辛苦“打工”的小豬妖
一句“我想離開浪浪山!”
曾讓無數網友共情落淚
在其“平行宇宙”
《浪浪山小妖怪》中
小豬妖終於走出了浪浪山
浪浪山的小豬妖
拉上愛吐槽抱怨的蛤蟆精
十級話癆的黃鼠狼精
社恐內向的猩猩怪
組織了一支取經“拚好團”
在這場西行中
它們雖然到最後都沒有名字
也沒有真正到達西天取得真經
但卻在麵對危險和誘惑時
堅持守住了初心
最終完成了自我的修行
北航介紹,劇本創作經曆一年
所有分鏡畫麵都由於水老師親手繪製
據說烏鴉怪差點就成為了唐僧選角
不過因為形象太不符合
最後還是用蛤蟆來替代了烏鴉怪
烏鴉怪隻在影片的開始部分出現
於水老師還客串為其配音
小豬妖在動畫短片裏
是悲催的“打工人”
到電影裏,又成了四處拉人入夥的創業者
於水坦言,他想通過這些人物展現
普通年輕人的故事與困境
小妖怪的設定就是底層小人物
從小人物的視角出發
去講述他們會遇到的問題
正因為這個世界絕大多數人都是小人物
小妖怪的經曆才喚起了
最大程度的共鳴和共振
不少觀眾發現
電影中閣樓廟宇都有山西古建築的影子
不僅因為導演於水是山西人
更源於主創們對傳統文化的深情
“每次去采風看到這些古代建築
就仿佛跨越時空,與那個時代的工匠對視
這種令人震撼的共鳴讓人想要落淚
想讓更多觀眾感受到這種美。”
在於水看來
能讓大家產生廣泛共鳴的
不外乎這三個層麵
“首先是傳統符號,比如中式建築、燈籠等
其次是中式審美,比如留白技藝和水墨畫
第三點是情感認同”
就像豬媽媽對小豬妖的愛
藏在了每一句“多喝水”的叮囑裏
據了解,北航人的身影貫穿創作全程
杜偉、宋曄、武昊靜、楊蕾
王笑然、李金秀、程寬等
多名畢業生、在校學生擔任核心創作
於水將鮮活的一線創作經驗融入教學
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得成長
作為新媒體藝術與設計學院
數字動畫藝術係副教授,係主任
於水始終堅持
將創作實踐與課堂教學相融合
他教授的多門本研課程
深受同學們喜愛
大家都說,“水哥”的課一點都不水
“幹貨很多”“收獲很大”
同學們都是怎麽評價
於水老師和小妖怪們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浪浪山
浪浪山或許永遠存在
但翻越它的勇氣
本身就是可貴的值得歌頌的勳章
希望每個人都可以
活出自己喜歡的樣子
願麻豆一区二区三区,都能勇敢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