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劇集行業步入風格更新與導演製意識抬頭的階段,一批具備完整創作語言、又能適應劇集工業節奏的新導演正在浮出水麵,導演程亮正是其中一個典型例子。
科班出身卻沒有進入電影長片體係,在等待中保持短片創作的主動性,從《宅男電台》這樣的獲獎短片,到《奇妙世紀》等網絡單元劇,程亮在“網生內容”興起之前就已形成對類型、題材和內容表達方式不斷自我訓練。在行業尚未形成係統性導演成長路徑的時期,程亮已經通過自我摸索完成了從“作者導演”到“工業導演”的主動進化。
而真正讓他走入更主流劇集工業的,是參與了《繁花》的聯合導演工作。王家衛導演團隊的指導和學習中,他不僅拓展了視聽語言,也提升了場麵調度、演員調整的能力。隨後在熱播劇《春色寄情人》以及接下來將要開拍的《女字旁》等項目中,他不僅會不斷踐行這些能力的落地的過程,也將不斷突破自己的賽道。
在當下劇集平台越來越強調視聽差異化表達、導演調性與項目調性的匹配度時,像程亮這樣的導演正變得稀缺。
導演程亮
娛樂資本論:您是如何走上劇集導演之路的?
程亮:我畢業於北電導演係,在校期間我就保持了拍短片的習慣,直到畢業後我也會每年自己投資拍一部短片。後來機緣之下參加了2012年的“土豆映像節”,由當時的優酷舉辦,將很多網生代導演聚在一起團建,包括肖央所在的“筷子兄弟”、五百導演,我的室友就是去年拍出了《九重紫》的曾慶傑,我當時就知道他非常善於在有限的預算裏拍出很棒的影像。
後來我有機會拍攝了優酷出品的電視劇《上海女子圖鑒》,也因此跨界到了劇集行業。
娛樂資本論:導演之路上,經曆過哪些關鍵節點或者作品嗎?
程亮:應該是我最近參與的兩部作品,第一部是跟隨王家衛導演拍攝《繁花》,非常感謝王家衛導演大氣地給我聯合導演的名義,我也跟他學到了很多,其中最關鍵的就是導戲的方法,這對我影響很大。第二部作品就是《春色寄情人》,我急於將在《繁花》劇組中學到的拍攝方法運用在這部劇裏,算是實驗了一下。我學到的就是王家衛導演在抓人物神采方麵的能力,他是如何快速調出演員最好的狀態,如何把握畫麵最好的角度和氛圍感,我盡量在現有的拍攝周期裏去嚐試了。
麻豆一区二区三区現在所謂的精品項目,很多也是在注重導演如何高效地去調整演員的狀態,而不是快出行活。我自己也從來沒有把劇集看成和電影不一樣的作品,我使用的設備、團隊成員都和拍電影是一致的,精品劇也並不比很多中小成本電影在周期上有什麽區別。
娛樂資本論:您是如何定義“新銳導演”的?
程亮:隻要我的內心狀態、精神麵貌、身體機能還能像年輕時候一樣保持工作效率,那我就是新銳導演。我現在還沒有老的資格,除非我的拍攝手法停留在了一個比較老的狀態,那我將會有下降的風險。我個人是很樂見於大家把我當作新鮮的導演,隻要平台、片方還認為我是新鮮的就可以。我能做的就是在不多的產量中努力確保作品的精度。
娛樂資本論:現在的劇集行業裏,青年導演是否有優勢?
程亮:其實從世界電影的範圍內,導演年紀輕輕就獨立執導電影是一件比較普遍的事情,人反而是年輕的時候才有那種衝勁和才華。但是劇集的時長導致它需要導演是有耐力的,對人情世故有一定閱曆的,剛畢業二十多歲做剪輯指導、分組導演、聯合導演或許更適合。
劇集工業中還是是很仰仗人生經驗,拍電影倒是可以讓年輕人展現風格化。一些行業活動可能會為彰顯性格的青年獨立電影選拔出導演人才,但是很難讓一部長劇的出品方把投資交給一個“XX計劃”中誕生的想法,因為我即便能寫出漂亮的長劇梗概和大綱文字,也不代表我可以駕馭一部幾十集長度的劇集,劇集和電影還是不太一樣。我覺得現在拍劇的青年導演很能打的原因,還是因為他們是從無數項目中實際競爭出來的,比如阿傑(曾慶傑)的成功就很有代表性,他就是在不同品類和賽道裏反複錘煉出來。
娛樂資本論:您也希望經曆這樣的錘煉嗎?
程亮:我當時去拍《春色寄情人》就是因為想嚐試鄉土風格的故事,我接觸這個項目的時候,它的名字還叫《吾鄉有情人》,講了返鄉的主題,我之前一直在拍都市劇,所以想換一換賽道試試看。現在平台的製片人也非常專業,這部劇在拍攝前,騰訊的製片人就給到我非常精準的定位,所以麻豆一区二区三区最後拍出的成片效果也沒有偏離。
接下來要和海棠果影業合作的《女字旁》也比較新鮮,它由一本帶有懸疑色彩的女性成長小說改編,講述女性掙脫父權枷鎖、破繭而出的故事,對平台來說應該是議賽道的品質劇。我原本就很喜歡這部小說,所以和海棠果影業一拍即合。
娛樂資本論:現在影視技術發展很快,您會主動想要嚐試嗎?
程亮:我還是比較想要嚐試這些虛擬拍攝等技術的,但是在我的賽道裏還沒有碰到需要用的,但我合作過的攝影師有嚐試過大量虛擬拍攝的,所以我也在積極和平台溝通是不是有其他項目有機會讓我運用虛擬拍攝技術,因為這種技術可以讓項目裏出現大量原本不可能出現的場景,畫麵可能會很豐富,比如壯麗的自然風景之類的。
古裝劇就很適合用虛擬拍攝技術,我一定會積極參與古裝劇,但我想參與的古裝劇一定是有很獨特的新審美的那種。
娛樂資本論:作為導演,您相對平台或者片方說些什麽?
程亮:我想說一個有風格有能力的導演,真的能使一個項目一部劇呈現出完全不同的效果。所以我覺得隨著更多優秀導演的能力被平台、片方看見,這個行業也會意識到導演對一部劇的結果原來可以產生這麽大的影響。我希望現在大家都能意識到劇集導演也是很至關重要的一個工種。
現在的劇集導演作用更像是一名管理者,他要做的是怎麽給這部劇加分,比如原來一場小小的過場戲,我把它拍出了重場戲的質感,如果每場戲都能盡量這樣拍,那所有的戲連起來,這部劇很難不好看。